修改 | 雪小顽 苏建勋
最近一向在研讨氢能,有了一些新的考虑,站在个人的视点说说体感。我上一年开端重视氢能(编者注:本文作者曾代表险峰长青独家出资了电解水制氢隔阂厂商刻沃刻科技的千万元级天使轮),首要是看中它的消纳才能:觉得风景资源不安稳,而电解水制氢具有实时呼应才能,且出产进程清洁无污染,所以能够把风景转化成氢能进行存储。
到本年这个逻辑仍然树立。但硬币的另一面,现在职业里也被越来越频频提起,叫做“宜电用电、宜氢用氢”。个人觉得,这是要害的一句话,里边或许包含了未来氢能最大的时机,当然也包含了最大的危险。
我国的电力技能独步天下、全球榜首,整个供电体系不只价格低廉且十分安稳,咱们每个人都直接获益于这套基础设施带来的盈利。此外,本年我国也大约率将逾越日本,成为全球榜首大轿车出口国,其间电动车的奉献相同功不可没。
因而,站在一般国人的视角,跟着未来“光伏+特高压+储能”循环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力将100%代替传统化石动力,这件事似乎是不移至理。
但是站在全球视角下,实践或许并不是这样。
依照国家核算局的数据,2021年,煤炭在我国悉数动力消费中的占比为56%——其间大约一半的煤是用来发电的,所以能够近似了解为,煤电在咱们的动力结构中占比约为28%(为便利核算,此处发电转化率假定为100%,实践上必定达不到)。
再加上其他一次电力(水电+风电+光电+核电)的16.6%,据笔者测算,作为今日全球电气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最多也只需45%的动力消费总量用于发电。